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手机:13988888888
电话:020-08980898
邮箱:xk@jiaguoyl.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2024年2月3日7时37分,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冠名的“港中深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1991年6月29日,“深圳星”命名大会在深圳市科学馆隆重举行。 深圳报业集团资料图
2017年1月12日,国家天文台党委书记赵刚教授为徐扬生教授(左)颁授命名证书和轨道运行图。 据港中大(深圳)官网
1999年4月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发现了一颗小行星,17年后,这颗小行星被国际组织命名为“徐扬生星”,以表彰这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在科学和教育事业方面的杰出贡献。巧合的是,4月7日,正是徐扬生的生日。 在浩瀚的太空里,在历史长河中,与“深圳”有关的行星、卫星的故事,可绝不止“徐扬生星”这一颗……
天空中究竟有多少颗星星呢?据称仅银河系就有2万亿到3万亿颗行星。而作为太阳系中的一类小天体、大约46亿年前太阳系早期形成时遗留下来的岩石残留物,近年来发现的小行星数量也在不断增多。截至2023年3月,人们已经发现超过120万颗小行星。
但能够获得国际编号并被命名的小行星数量并不多。据新华社2023年11月报道称,自1801年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发现谷神星,直至20世纪90年代末,登记在册并被编号的小行星只有8000余颗。另一个可资佐证的数据是,截至2020年,星明天文台上报了1500多颗小行星,十几年来取得永久编号的只有7颗,可见难度之高。
由于小行星命名具有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够获得小行星命名成为世界公认的一项殊荣。
很多深圳人未必知道,那些已被编号并被命名的小行星中,有好几颗与深圳相关。它们或以城市的名义,或以景点的名义,或以个人的名义,为星空打上了“深圳”的标记。其中,“徐扬生星”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于1999年4月7日发现的。今天,2024年4月7日,我们也以这篇有关“星星”的报道致敬徐扬生院士,祝他生日快乐。
那似乎是一个平常的夜晚。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科研人员,用口径40厘米的双筒望远镜对准狮子星座进行小行星照相观测。不经意间,他们突然在曝光一小时的天文底片上发现了一个新天体,并在连续跟踪观测后计算出其空间运行轨道。该星先后在7个不同年份里得到了美国、前苏联、日本等多个天文台的多次观测证实。
1981年6月,国际小行星中心给予该星第2425号的永久编号,确认紫金山天文台拥有该天体的命名权。当时,宇宙中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已达到102颗,其中已被命名的小行星有51颗。
再过了十年,1991年1月30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在国际《小行星通报》上发布一批新小行星的命名公报,其中第2425号小行星用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深圳命名。从此,“深圳”这个名字被镶上了太空星辰,成为当时以中国城市命名的第7颗小行星。
“深圳星”直径为16公里,属于轨道稳定的主带小行星。距太阳平均距离4亿5千万公里,比地球离太阳的距离远2倍,绕日一周所需时间为5.2年。“深圳星”几乎以一个圆形的轨道绕太阳运行,其轨道面和地球轨道面的交角约为11度。其距离地球逾2亿公里,有人打了一个比方,当我们从地球上观测它时,好比在深圳寻找一个在北京被太阳光照亮的像苹果那么大的物体。
在“深圳星”命名大会上,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启恒、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张和淇向深圳市表示祝贺,并希望这一中国最早设立的、驰名中外的经济特区的名字,伴随小行星光耀星河,与日月同辉。
这是彼时人们向改革开放致敬的一种方式。其时,年仅11岁的深圳经济特区已经呈现出了热气腾腾的发展景象。就在“深圳”星被命名的那一年——1991年的7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与此相伴随的,是深圳在资本市场开创了众多个国内第一,包括公开发行新中国第一只股票、成立新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出台新中国第一部国企股份化法规、发行新中国第一只金融股票……一次次胎动,一次次蝶变,从这里开始。
那一年的10月12日,深圳火车站新客站建成投入使用,为车站落成题写了站名,特意少写了一个“站”字星空体育官方网站,对深圳敢想、敢闯、敢干的超常规发展寄予了殷切期望,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出席典礼并剪彩。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第2425号小行星于1991年被命名为“深圳”星之外,将近三十年后,天上又出现了一颗“深圳”星。
2020年7月9日晚,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一颗亚太6D卫星。这颗卫星被命名为“深圳星”,是我国第一颗采用Ku/Ka体系的地球静止轨道高通量卫星,标志着深圳布局卫星互联网迈出了关键步伐。
2021年10月16日凌晨,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在安静的夜空里划出一道金色的弧线。而为火箭发射的高清直播和媒体报道提供通信保障的,正是此前一年成功发射的“深圳星”。
据悉,“深圳星”是全球首颗以城市命名的通信卫星,也是世界上首颗为移动业务优化系统设计的高通量卫星。卫星可视范围信号全覆盖,包括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夏威夷、中国四大海域、东印度洋、西太平洋等广泛的陆地和海洋区域。
2021年6月,深圳市发改委牵头编写的《深圳市关于支持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的工作意见》正式印发实施,推出了16条创新举措,包括重大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研制项目最高3亿元资助,单个卫星项目最高2亿元资助,发射保险最高5000万元资助等,推动深圳成为全球卫星及应用产业创新高地。
远日点:3.0167111AU。近日点:2.8526786AU。轨道周期:1913.8107869地球日……1981年10月24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在鲸鱼星座发现了一颗在星空中不断移动的小行星——AU为天文单位,约等于1.5亿公里。
十年后,1991年3月26日,这颗国际编号为3088号的小行星,以中国大陆第一个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命名。
这一天,时任香港中旅集团常务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马志民到欧洲考察,在荷兰玛林洛丹参观了一个叫“小人国”的景区。
这是世界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荷兰一对叫马都洛的夫妇,为了纪念在二战中去世的独子,按照1∶25的比例兴建了一个包含有荷兰120个风景名胜的“小人国”,如乌特勒支的圆顶大教堂、荷兰国立博物馆等众多荷兰代表性的观光景点。数以千计的“居民”都是寸把高的“小人”,行走在其间就像走在格列佛游记当中的小人国一般,十分梦幻。1952年开园时,轰动了欧洲。
流连其中的马志民大受启发:小小的微缩景观能尽揽荷兰名胜,我们能不能把中华五千年文明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浓缩在一起,让中外游客在短时间内领略中华民族文化呢?深圳既无老祖宗留下的名胜古迹,又缺大自然赐予的名山大川,那咱们能不能干脆把别人的好东西都拿过来,再造一个前所未有的景点?
需要说明的是,这座中国大陆首个主题公园的名称当中原本有“小人国”三字,时任国务院侨办主任廖晖认为,中国是泱泱大国,叫小人国不合适。于是,后来大家商议采用了“锦绣中华”这个名字。
1989年9月,锦绣中华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景区开业时的火爆程度,超乎想象。每天上万游客蜂拥而入,多时达两三万人,以至于深南大道不得不临时封闭一半,用来停靠旅游车辆。但这带来了更多的人流,最后,锦绣中华景区甚至不得不在电视上播放了一则广告:“希望深圳本地市民暂时不要参观锦绣中华。”
调查显示,当年国庆期间的冲印店中,80%的照片是在锦绣中华拍摄的。有人形容说,刚开业那会儿,“售票处犹如印钞机般财源滚滚”——此外,开园当年,锦绣中华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716万名游客。这是中国主题公园年接待游客量的最高纪录。
而另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纪录是,仅仅一年多后,由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国际编号为3088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锦绣中华星”。
这个问题,很多当事人已经答不上来。记者就此请教过1991年进入锦绣中华民俗村工作、曾经担任深圳华侨城高尔夫俱乐部总经理的袁铁坚。退休后,他定居在美国加州,电话里,他也表示“不太清楚具体细节”。不过,按照袁铁坚的说法,锦绣中华当时的名气已经非常大了,作为内地第一家主题公园,被有关方面命名也是正常的。
记者找到了《深圳侨报》2021年2月1日推出的一篇报道,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可视为对袁铁坚说法的一种佐证:“时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张和祺在命名仪式上说:‘锦绣中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以灿烂的艺术和美丽独特的风姿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这样一个对人类艺术宝库做出贡献的景区,是完全有理由享受这一荣誉的。”
多年前,有一部流行韩剧叫《来自星星的你》。有人仿照这样的标题,写了一部爆款网络小说《来自星星的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就是一位来自“星星”的教授——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2016年11月14日公布,将国际永久编号第59425号小行星1999 GJ5命名为“徐扬生星”,以表彰他在科学和教育事业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徐扬生这个名字由此被写上了浩渺星空。
2017年1月12日上午,“徐扬生星”命名仪式在深圳举行,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教授宣读“徐扬生星”命名公告,国家天文台党委书记赵刚教授为徐扬生教授颁授命名证书和轨道运行图,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周旭介绍了“徐扬生星”发现的过程并演示其运行轨道。
据悉,“徐扬生星”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于1999年4月7日发现的,轨道半长径为 2.4017599天文单位,绕日运行周期为 3.72 年,为 16.2 星等。巧合的是, 4月7日正是徐扬生院士的生日。对他来说,这恐怕是最为别致也最有分量的一份生日礼物星空体育官方网站。
徐扬生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书香门第。从绍兴一中毕业后,赶上了国内恢复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被浙江大学录取。后来,徐扬生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继续深造,获得了博士学位。徐扬生长期从事机器人及智能控制工程研究,拥有很多头衔,仅“院士”就有6个,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IEEE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以及欧洲科学院院士。从负笈美国,到香港任教、赴深创校,徐扬生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
除了科学家身份外,近年来,他的教育家身份越来越为外界所熟知。作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首任校长,徐扬生教授提出了“中西合璧、古今通会和文理融合”的教育理念,致力于打造一所有灵魂的大学,书院制星空体育官方网站、通识教育等,是理解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关键词之一——港中大(深圳)继承港中大的书院制传统,全校学生分别隶属于不同书院,建立各自的书院文化。书院的责任在于打破学院和专业的界限,将不同学科和文化背景的学生聚集在一起,促进师生密切交流,朋辈一同成长。而通识教育就是培养人的内核能力的教育,打破知识以及文化的框架与边界,使一个人更好地获得创造、想象的能力,正如徐扬生所说:“知识会有标准答案,而思辨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所以你也就不必奇怪,作为一个研究空间机器人与智能控制的专家,徐扬生身上为何有着一股浓郁的人文气息。可能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徐扬生还是一位颇有建树和名望的书法家,他近年来先后出版了两本散文集,书名皆由他亲自题写。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时间2024年2月3日7时37分,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冠名的“港中深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天空中,一颗小行星“徐扬生星”与一颗卫星“港中深一号”双星闪耀,与天空中同时有一颗小行星“深圳”及一颗卫星“深圳”形成了有趣的对照。
另一组对照是,1996年,紫金山天文台将编号为“3463” 的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以表扬“世界光纤之父”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高锟在科学上的杰出贡献。如果说香港中文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一校双区,“高锟星”与“徐扬生星”则是一校双星,是大学耀眼的双子星座。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冠名的“港中深一号”卫星